市政府国资委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5 15:10:35 来源:QTV1



 

2010年,全市国有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底,全市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653.30亿元,国有资产总额585.66亿元,利润总额112.1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6.50%。“十一五”期间,经过运营调整重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86.92%,国有资产总额增长66.39%,利润增长323.66%,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资产运营质量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国有经济带动力进一步显现

开展“处室联系服务企业”和 “调研月”活动,深入企业全面掌握情况,研判趋势,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主动为企业送服务。实施服务企业措施,促进了各监管企业强管理、抓市场、压成本,国有资本实现了健康运营。青钢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实施降耗增效深度挖潜,利润总额大幅提高。红星化工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加大新产品研发,实现由化工企业向新材料企业全面转型,经济效益较快增长。青岛港吞吐量跨越3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箱,荣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效益200佳。青岛机场客运突破1000万人次,迈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到10月底全市监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9%,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明显向好。

二、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组织24户监管企业开展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信、华通、城投3户政府投资公司战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其他企业战略规划正在进一步完善中。在此基础上,研究拟定了《青岛市国有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并与负责人薪酬挂钩,促进企业加快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调整。开展“财智对话”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探索“低碳管理”方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青啤成为国内啤酒行业首家中国酿造工业低碳体系定点试点单位。青岛碱业“CO2回收利用”和“海水淡化”项目成为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典型。预计2010年我市国有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6%。

(三)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向企业自主创新倾斜,专项安排预算资金4000万元用于海信核高基及高新芯片项目。将技术创新投入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引导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双星获得4项全国轮胎业工艺创新专利,海信成为LED背光系列国际标准的起草者。

(四)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到品牌产业的路子。海信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从“整机出口”转变为“海外制造”。青啤强化品牌经营理念,实施整合扩张并举战略,净利润率保持行业第一。澳柯玛开发超级节能新产品,着力打造世界冷柜第一品牌和全球信赖的“制冷专家”。

(五)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加强监管企业动态监控,实行成本费用行业对标管理,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并进行风险提示。加强投资决策风险管控,坚持 “四个不投”的底线,控制投资风险。落实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管理“50条”措施,营造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良好氛围。

三、加快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靠大靠强”,引入战略合作取得新突破。青岛港“三国六方”整合全面完成,与香港招商局合作设立青岛港招商局集装箱公司,与中石化合作的LNG项目建设全面启动,40万吨铁矿石码头年内将具备靠泊条件。青岛造船厂与北京建龙集团合作组建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特种船舶制造基地。华通与新加坡建力集团合作,投资设立华通建力创投公司,首创投资类公司创投基金;与台湾冠捷科技集团共同投资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产品项目。机械总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签订整体划转战略合作协议。城投与中石化方兴地产公司合作的蓝海新港城项目年内将开工。

(二)“瘦身健体”,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实施棉纺企业调整重组,构建服装面料、家用纺织、纱线三个产业化工厂,形成棉纺企业集团化管控运营框架,扭转连续15年亏损局面。红星化工启动权属企业由上市公司吸收整合工作。市政集团完成所属子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城投完成海湾中水公司、广电移动数字公司股权转让;轮渡公司整建制划转城投;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划转华通;机场股份公司组建方案初步形成。清理国信、华通、城投3户政府投资公司所属三级及以下公司29户,清理其他非主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91户。

(三)“腾笼换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迈出新步伐。重点推动海湾集团搬迁,完成搬迁规划论证,形成平度新河、胶南董家口“一北一南”产业布局总体框架。双桃精细化工、海晶化工、青岛碱业、海洋化工将陆续搬迁至新的产业园区发展。宏达塑胶、国棉八厂和仁成毛纺3户企业已完成搬迁,益青工艺品厂等8户企业已启动搬迁工作。

(四)“资本运作”,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等形式,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海信通过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形式向海信科龙注入资产,完成集团白电重组。国信参与光大银行股权战略配售,两次发行企业债券融资17亿元。到10月底我市7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50亿元。

四、完善国资监管工作机制,国有资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完善财务监督制度。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深化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完善财务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定期对标分析企业运行情况,发布运行报告。创新实施国有资产评估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到10月底完成资产评估报告审核备案33项,评估后资产增值率31.26%,净资产增值率46.48%。

(二)完善产权转让监管。严格执行产权入市交易制度,规范国有产权“招拍挂”,到10月底鉴证国有产权交易合同24个,成交值8.4亿元,增值率10.53%,市属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入市率100%。

(三)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安排国有资本预算资金5.18亿元,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并对预算资金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由税后利润5%提高到10%。年内收缴国有产权转让收入2.61亿元。

(四)完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落实经营业绩责任,与24户企业签订经营业绩书。完善“一主三辅”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探索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企业、竞争类企业和政府投资类企业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规范推进青岛港等5户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

(五)完善外派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外派监督机构建设,向饮料、二轻、海珊派出监事会。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完成20户监管企业年度监督检查,实行发现问题提示和整改谈话制度,推动了整改工作落实。

(六)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国信承建的海底隧道顺利贯通,大剧院顺利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地铁一期工程全面展开。城投承建的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实现竣工通车,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快速路三期等重点工程正加紧实施。公交、交运更新公交车辆872辆,进一步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到10月底监管企业实际上交税金64.8亿元,同比增长10.07%;

五、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优化政务工作流程,提高政务运转效率。梳理优化24项政务服务事项工作流程,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的督查落实,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畅通互动交流渠道,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网络问政”、“行风在线”等活动,切实抓好社会关注、网民反映问题的落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积案化解等活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办理中央、省、市交办重点信访案件48件,办结率100%。

(三)强化机关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环境。开展“三问一做”、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先创优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健全纠风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有资本聚集度不高、布局过宽,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待完善,投资链条过长、低效占用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还有相当一部分三级以下企业需要清理;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程度还不够高;资产经营公司改革重组步伐需进一步加快;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差;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仍然存在,老城区国有企业搬迁改造升级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2011年,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突出“整合、转型、提升”三大主题,大力实施“集约、集聚、集中”布局调整战略和“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战略,提高产业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强化改革攻坚,推动企业重组发展,集中优势力量在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标识:市政府国资委 述职 三民活动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