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5 15:07:02 来源:QTV1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林业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绿色青岛为己任,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青岛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被评为2007-2009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郑州)绿化博览会上,我市建设的青岛园被评为绿博会室外展特等奖。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实施十绿工程,建设绿色青岛

实施十绿工程、建设绿色青岛,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提出的未来5年奋斗目标。今年是建设绿色青岛的第一年,按照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辐射延伸、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重点实施了绿廊、绿山、“绿肺”、绿园四大工程,其中绿廊工程主要是对青银高速、同三高速、环胶州湾高速、滨海公路南段和胶济铁路等5条重要通道两侧实施绿化和综合整治,绿化长度252.7公里;绿山工程主要是对上述5条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头进行综合绿化,绿化面积1.5万亩;“绿肺”工程主要是对石老人景区进行了林相改造,面积2000亩;绿园工程主要是建设市级森林公园2处、现代林业示范园6处。目前,这四大工程已全部完成,全年共新增造林面积13.42万亩(其中五市三区12.42万亩,李沧区1万亩),占年度计划(12.775万亩)的105%;全市共351.3万人参加了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3.6%。

(二)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意义不亚于80年代的农村土地改革。本次改革共涉及三区五市的125个镇(街道)、5507个村(社区)、296万农业人口、362万亩集体林地。目前全市已有5168个村(社区)制定并通过了村级林改方案,占林改村(社区)总数的93%;勘界面积192.2万亩,占林改总面积的53.1%;审查和完善原承包合同面积192万亩,新签承包合同面积46.3万亩,分别占林改总面积的53%、12.8%;核发林权证7084宗。13个试点镇(街道)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胶南市作为全省林改试点县,已顺利通过省林改办组织的检查验收,并被国家列为全国林改百县典型之一。

(三)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具有分布广、门类多、劳动力密集等优势,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市场需求和我市实际,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加大了薄皮核桃和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力度,新建薄皮核桃种植基地1万亩,栽植优质核桃苗30余万株;建立核桃优良品种繁育基地200亩,育苗30余万株,引进香玲、新早丰等核桃新品种50余种;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繁育基地3处(黄岛小叶朴,胶州钙果,胶南市黄连木、文冠果),全市育苗面积发展到12.7万亩,花卉面积0.55万亩,种苗花卉交易市场4个;联合相关公司完成了《三色堇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课题,顺利通过市科技局主持的专家鉴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色堇花卉新品种16个,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花卉新品种的垄断。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帮助落实中央林业项目贴息贷款8600万元。据统计,今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将突破67亿元。

(四)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打造“平安森林”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一场森林大火或病虫灾害,顷刻间就会将我们多年的造林绿化成果毁于一旦。搞好资源保护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举足轻重。为此,我们积极转变资源保护方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在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对全市近5000名森林资源管护队员的管理,按每人200-300亩的标准,实行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做到了责任到人、防范到点、应急到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水泥路面森林防火通道48.5公里,采购灭火炮、消防服等防火物资400余套,针对今年下半年美国白蛾疫情较重的实际,市政府专门召开市长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紧急追加11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防治器械和药物,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全年共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15亩以上)3起,森林受害面积210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04‰,远低于国家控制指标。全年共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34.8万亩,防治率100%,无公害化防治率100%。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在严把行政许可关的基础上,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林业违法案件。全年共办理各类林业行政许可5200余件,查处各类林业违法案件70余起,结案率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功能比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美中不足的是春季少花、夏季少荫、秋季少果、冬季少绿。

二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少大型林业龙头企业。

三是每到候鸟迁徙季节,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改进措施及今后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以建设绿色青岛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林业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进程,实现青岛现代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概括起来讲,就是积极推进三个转变,精心调整两项结构。

积极推进三个转变:一是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廊、绿山、绿网、绿屏、“绿肺”等十大绿化工程建设,每年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以上,集中力量和资金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二是积极转变林业生产方式,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凡集体所有的林地、林木,都要按照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均股均利和大户承包经营为辅的原则重新明晰产权,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林权保护、流转、抵押、森林保险等制度体系,真正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推动农村林地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和发展。三是积极转变资源保护方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健全完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开发等资源保护体系,打造“平安林业”。

精心调整两项结构:一是精心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薄皮核桃、种苗花卉、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立体开发林地资源,全面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大做强林产品加工业,引导林产品加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依靠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让农民从林业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更大的利益。二是精心调整林业种植结构,不断加大经济树种、乡土树种、彩叶树种的栽植比例,逐步改变山上松、山下杨的单一树种结构;不断加大林相改造和林分结构调整力度,多造混交林、复层林,提升森林的综合功能和景观效果;加强林业科研所和种苗场圃建设,为造林绿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苗源支撑。

标识:市林业局 工作报告 三民活动 述职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