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5 15:04:35 来源:QTV1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水利局根据“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积极践行科学治水思路,在全市基本构建起水资源保障、防洪除涝、农村供水、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五大工程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市水利局荣获“全国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我市还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示范市”、“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等称号。

一、狠抓民生水利建设,着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环境和条件

(一)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除氟改水工程、新建及维修改造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等,帮助3443个村庄的294万名农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全市村庄自来水化率达96%,其中城乡集中供水率达61%。我市在全国率先结束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吃水靠土井、肩挑人抬的落后局面,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称赞。

(二)做好高标准节水灌溉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灌区“两改一提高”的要求,组织实施了莱西产芝、平度尹府等两处大型灌区,胶南吉利河、平度黄同等6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胶州胶莱、胶南六旺等23个高标准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79万亩,带动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走出了一条“粮田灌溉渠道防渗化,田间输水管道化,瓜果蔬菜微灌化”的节水灌溉之路,对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85.6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24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等领导在视察我市节水灌溉工程时,对我市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解决库区移民村问题的意见》,从2006年开始由市财政每年补助4581万元,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同年7月1日,又按照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截至目前,共为12.4万名库区移民发放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55亿元,投资6.44亿元实施道路、供电等公益、基础设施和生产发展项目2387个,极大改善了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多次在全国、全省推介我市的经验做法。

二、狠抓了防汛保安全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一)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长期困扰我市防汛安全的病险水库隐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比水利部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两年。截至目前,已对存有安全隐患的23座大中型水库和322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不但提高了防洪标准,经受住了多次强降雨的考验,而且提高了蓄水能力,涵养了周边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固工程标准、质量、景观等,得到了省市领导以及水利部、省水利厅和市发改委稽查组的高度评价。贾万志副省长批示:“各市书记、市长要认真学习青岛市的经验做法”。

(二)做好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河道防洪能力和生态建设有了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中小河道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对墨水河、大沽河、洋河、白沙河、大任河、五沽河、南辛安河等10多条河流的部分河段进行了治理。其中,自2005年开始,分5期对墨水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但将河道防洪能力提高到了50年一遇标准,而且大大改善和提升了河道周边环境。

(三)强化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坚持抓早、抓细、抓险,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深入开展汛前检查,及时实施防汛岁修工程,完善落实应急预案,落实防汛队伍和器械,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加强汛期值班,靠前进行防汛指挥调度,在全市构建起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今年汛期全市累计降水比去年同期增加两成,且局部降雨强度大、降雨集中,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度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确保全市防汛安全的同时,科学调度和拦蓄洪水,尽可能多的拦蓄水资源。同时,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加强旱情监测,进一步完善、细化抗旱工作预案,确保城区供水、农村人畜吃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安全。

三、狠抓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升用水管水水平

(一)着力构建高效统一的青岛大水网。坚持实行“拦、蓄、挖、引、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实施胶河调水、胶东调水、白马河调水等水源建设工程。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水利局完成了青岛大水网建设规划和《青岛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建设方案》等,市长办公会已研究通过这一方案。下步,市水利局将会同有关区市和部门全力抓好工程实施,着力构建“南北贯通、蓄引结合、库河相连、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青岛大水网体系,确保2020年前全市城市用水安全。

(二)坚持依法科学管水。组织进行水功能区划调整,加强水环境监测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执行市政府水资源调度令制度;积极开展水事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在主要河道和大中型水库管理机构设立了26个水利警务室,安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行政处罚规范透明运行工作,行政处罚权全部达到了零裁量。扎实做好水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群众满意率一直保持100%。

(三)精心打造景观小流域。积极推广“蓄一河清泉水、建一条经济带、成一道风景线”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开工和续建胶州市青年水库上游、黄岛区戴戈庄水库等66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水平梯田2300公顷,种植水保林和经济林17100公顷,修环山路49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平方公里,初步构架起了10多个水利生态风景区。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方针,围绕确保水资源保障安全和防洪安全,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水利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一)加快六个转变。一是加快防洪抗旱减灾为主向统筹治水转变。二是加快工程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三是加快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四是加快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管理转变。五是加快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向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资转变。六是加快服务农业为主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转变。

(二)构建六个体系。一是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二是构建城乡一体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三是构建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四是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五是构建水资源监督管理保障体系。六是构建现代水利信息化体系。

(三)实施六大工程。一是抓好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二是抓好中小河道治理工程。三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四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五是抓好海堤加固工程。六是抓好水土保持工程。

(四)抓好十项工作。一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二是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四是加强水政执法工作。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六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七是抓好水利信息化工作。八是抓好水利普查工作。九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十是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目前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比较突出、河道防洪能力总体偏低等等。今后,我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密切地贴近人民群众对水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标识:市水利局 述职 三民活动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