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各区(市)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市城乡建设委坚持“三大主攻”促发展,“三个强化”优环境,“三个着力”强素质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初步预测,全年建设领域完成投资857亿元,同比增长29.5%,城建行业实现税收约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
第一,“三大主攻”促发展,力求让全市人民共享城乡建设成果
一是民生住房建设惠及更多市民。作为“两改”工作的牵头和责任部门,市城乡建设委与有关部门、区政府协同作战,扎实推进,今年15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拆迁居民1.3万户;计划回迁的12个“两改”项目,已有10个完成回迁和选房定位,另外2个项目年底前回迁,共回迁居民1.1万户;计划项目外,我委又协调相关区政府新增城中村改造项目12个,拆迁居民7420户,其中已竣工回迁1359户;“两改”项目中同时配建了1436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河马石租赁住房已交付12栋、2285套,居民已入住;投资6000万元整治完成广饶路等3个旧住宅区,受益居民6760户。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主线通车;隧道接线工程全线打通;大桥接线、快速路三期工程桥梁部分均已完成三分之一;协调相关区政府完成新疆路快速路工程拆迁工作的70%;10条未贯通道路年底前将打通;重庆路快速路项目设计方案已报经市政府批准,福州路打通工程方案基本确定;牵头组织铁路北站市政配套设施投资划分、技术对接工作完成,1.9平方公里拥湾组团开发详细规划上报城规委;开工建设了浮山新区内劲松三路等6条道路,全面建成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牵头组织拟定了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意见及加快发展重点中心镇的意见,调整、扩大了资金补助标准和规模,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申请市财政资金近3亿元用于推进五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全市共启动村庄改造92个、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28个,新建农村住房6万户,危房改造向“修缮加固、拆旧建新、租赁购买、救助安置”多措并举方式转变,共改造完成危房8125户。
第二,“三个强化”优环境,力求让全体市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一是建筑节能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新建成节能建筑960万平方米,比例达到100%,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逐步改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302万平方米;新开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120万平方米,我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市、县两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荣誉的城市;农村建筑节能、城市建筑废弃物利用工作实现突破,组织在胶南市大村镇建成“青岛市偏远贫困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及新材料、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创新开展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工作,全年综合处置建筑废弃物100万吨,生产再生砂石、砖骨料80万吨;全年实现节能54.9万吨标准煤,减少废气排放142.7万吨。
二是生态环境适应市民休闲需求。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赏石展、第三届省园博会,参与市民及游客达120万人次;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太平山中央公园综合整治,协调有关区政府拆除浮山违法建筑9000平方米;组织开展了全市义务植树,绿化荒山955亩,植树12万株;实施庭院绿化改造117处、立体绿化134处;全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4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3.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8平方米;牵头组织各区政府投资5.6亿元对李村河等长约10公里的过城河道实施了综合治理,投资2亿元组织对市区140条河道、明沟、暗渠实施了全面清淤。
三是城市管理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节能亮化建设集中行动,共完成建、构筑物亮化657处;继续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委承担的6大项26小项实地考察测评任务顺利完成;积极开展市政设施、无障碍设施、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共修补路面30多万平方米,整修检查井6500多个、路名牌3700块、缘石坡道1800个,新设和修补盲道1.1万米;城市雨季安全度汛、市区山头严防火情、植物病虫害积极防治,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第三,“三个着力”强素质,力求为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一是宗旨观念不断增强。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深化“岛城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治理庸懒集中行动和《廉政准则》宣贯落实等活动,建立起了能上庸下的用人机制、勤政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科学规范的问责机制,努力塑造一支真心为基层着想、真诚为企业服务、真正为群众办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政务服务日趋完善。推出“套餐式”政务便民服务新模式,实施复合型窗口和无缺位办理服务。到10月底,共为75个重点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完成审批事项3520件,实现了办件无差错、服务零投诉,满意率达到100%,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60%以上;广泛倾听市民意见,积极参加行风在线、网络在线问政、民生在线活动,解决群众现实诉求1170件;认真办理228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是行业发展更加惠民。创新推行建筑业用工体制改革,为近万名农民工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通过实施“双卡”、“双报”、“标识限线”三项管理,“双欠”投诉同比下降52%;围绕安全生产、质量通病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塔机安全、外墙保温、房屋质量通病治理等三项技术工艺和管理手段革新,杜绝了较大安全事故,市民房屋质量投诉量同比下降15%。
各位代表!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市城乡建设委责无旁贷。我们深知,与广大市民的期望和需求相比,城乡建设管理在很多方面还有差距。如:统筹城乡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全市上百个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还比较困难、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市区道路交通压力在逐步增大,“断头路”、“实心路”、超期服役道路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距离一些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下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我们将以打造宜居城市品牌为目标,围绕“提升城市品质”这个核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力争在构筑城乡一体化格局上有新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住房建设,力争在改善群众居住质量上有新突破;加快推进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力争在破解群众“出行难”方面有新突破;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在低碳城市建设上有新突破;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力争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更好地改善和保障全体市民的生活,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履行好我们应尽的责任。
标识:市城乡建设委 述职 三民活动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2
时间:2010-12-19
时间: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