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港区管委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5 15:14:47 来源:QTV1



获取 Microsoft Silverlight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岛保税港区经济及各项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1至10月份,每平方公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2.8%;外贸进出口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9%;各项税收13亿元,同比增长32.6%;单位面积产出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受保税港区政策驱动,青岛港前10个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91万标箱,同比增长16.2%,预计全年突破1200万标箱。

一、抓建设运营,着力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全力抓好保税港区建设运营,进一步发挥政策功能的辐射带动效应。一是科学设计通关模式,启用保税港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海关统一代码切换,11月1日一期区域实现全面运营,保税物流园区仅8、9两个月份就实现进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加快区港一体化发展,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企业通关时间由两到三天缩短至一天,物流成本由每个集装箱600至800元降为200元左右,吸引马士基、普洛斯、铁行渣华等一批跨国巨头入驻。二是根据省市领导指示精神,面向全省17地市经信系统及350家重点企业举办“用好保税港区政策、促进全省企业发展”培训班,引导企业利用保税港区功能政策进一步拓展业务、降低成本,仅每个集装箱就可降低350元物流成本。三是调整完善封关运营方案,切实推进监管卡口、查验平台、隔离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尽快实现全域封关运营。

二、抓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按照省市关于“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总体部署,通过“升级现有产业、引进新兴产业”,积极构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结构。一是引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近1.5个百分点,青岛软控、易邦生物等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优先出锐等制造企业投资1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二是把促进服务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对创意研发及“中、小、微”等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调整为66%,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三是实施“品牌兴区”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青岛软控、易邦生物被评为“山东名牌”,健力源、赛轮等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康地恩药业、普什宝枫等进入上市辅导期。四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引导怡坤、赛奥卡、尚世通等企业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建成区域性行业分拨中心、配送中心14家,其中怡坤物流获质检总局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境外烟叶仓储转运试点。

三、抓市场集群,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

发挥“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特色,大力发展高端市场集群,吸引全球6600多家会员入市交易,1至10月份实现交易额568亿元。一是做大做强龙头市场,进一步创新中远期交易模式,橡胶市场完成交易量171万吨、交易额350亿元,其价格指数成为海关一级价格指导参数,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胶交易中心和中国进口胶定价中心。二是加快新兴市场建设,推动尿素、工业品、有色金属等市场快速发展,矿权矿产品市场推出黄金现货交易模式。三是完善市场配套,棉花、轮胎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品检测中心,其中棉花实验室年检进口棉占全国75%以上。四是拓建市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暨2010世界橡胶高峰论坛”,这是世界橡胶组织成立66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高峰论坛,吸引20多个国家的橡胶组织和企业近2000人参加。

四、抓招商选资,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立足区域实际,狠抓招商选资,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优势,1至10月份共引进内外资项目投资总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一是扩大政策功能宣传,组织招商分队赴日韩、香港、台湾以及山西、新疆、河南、甘肃、浙江等地进行推介。二是开展定向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国内产业龙头项目的沟通对接,引进菱华、怡之航等世界500强和企业总部5家、过千万美元项目3个。三是扩大产业链招商,面向现有企业开展二次招商,共引进大型物流、中介服务、商品展示等项目12个。四是加快实施产业置换,通过嫁接、租赁、合作等不同形式,引进一批成长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内外资项目,引进博胜轮邮轮、美国S.M.C等重点合作项目6个。

五、抓服务环境,建设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以推进区域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是优化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成为全国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信息化建设示范区。二是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积极创建全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劳动保障服务大厅等6个单位被评为全市基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综合服务大厅集中20多个“窗口”部门实现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三是营造劳资和谐氛围,建成全省首家“打工妹维权保障基金”,成立“劳动仲裁院”和“职工之家”,为务工人员建立起制度完善的保障机制。四是加强《廉政准则》学习教育,切实推进基层党建特别是外企党建工作,成为“青岛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外企党建工作经验被中组部推广示范。

总结今年以来的各项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特殊区域功能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区域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仍然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全面予以克服解决。

2011年,青岛保税港区将围绕全市工作总体部署,按照李群书记视察保税港区时关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区”的指示要求,全力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保税港区,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扎实完善保税港区一期管理运营,同步推进二期区域开发建设,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力引擎;二是把握机遇先行先试,积极承接国家开放政策,筹备召开中国保税港区发展高层论坛,为下步率先开展自由贸易港区试点夯实基础;三是大力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保税加工等功能,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功能核心区、国际物流示范基地、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做出新的贡献!

标识:青岛保税港区管委 述职 工作报告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