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市场执法局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5 22:39:24 来源:QTV



 

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新组建近一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责任,全局上下齐心协力、积极作为,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迎接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迎世博、迎亚运、庆祝建国61周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整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剑网行动”等多项重大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文化市场良好秩序,确保了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夯实了基础。我市文化综合执法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作为先进典型在多次全国性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市“扫黄打非”办连续第六年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单位。

一、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政治文化安全

“扫黄打非”工作以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遏制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查处非法和违规报刊等为重点,共没收各类非法出版物278313册(张),其中非法图书期刊187426册,非法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90887张,受理并查处群众举报和上级转办案件22起,查处率100%。一是扎实开展了十余项专项治理行动,确保了在重大节假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出版物市场不出问题。二是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今年以来共判决文化领域刑事案件19起32人,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三是结合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以“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举办了为期10天的“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展,参观人数超过1万余人次。在全市开展了“12318 牵手你我他—文化执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普及文化领域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执法。

二、加强版权执法保护,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版权保护与执法专项行动。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有关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把政府系统和大中型骨干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作为工作重点环节,把新闻出版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版权保护作为重点领域,把图书、音像、软件等作为重点监管产品,使出版物(包括数字出版)侵权盗版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计算机软件正版化率明显提升。二是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会同网警、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对我市70余家大型门户网站进行了检查,其中www.qionghi.com网站因文字作品涉嫌侵权被关闭。三是认真查处权利人投诉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今年以来,查处权利人投诉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20余起,为权利人追回经济损失133.52万元,行政罚款4.66万元,并赢得了权利人和侵权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收到权利人赠送锦旗和侵权单位感谢信各1件。

三、规范演出娱乐市场,倡导文明娱乐

一是做好演艺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016家次,营业性演出63场次,责令整改41家,取缔无证经营娱乐场所85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场所25家,查扣设备137件,取缔“黑游戏厅”3家。8月份,联合公安部门端掉了位于城阳区春阳路上的一家无证游戏厅,一次性查扣16台大型赌博机。二是开展规范娱乐、营业性演出市场经营活动专项行动。暑假期间,对重点市场、重点场所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监管,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期间,共配合公安部门行动150余次,关闭取缔违规歌舞娱乐场所20家,取缔中小学周边200M内的无证照娱乐场所21家,关闭取缔无证电子游艺场所7家。

四、大力净化网吧市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对业户进行法规及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其遵纪守法、文明经营。建立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对有违规记录的网吧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守法经营责任制度,开展“阳光网吧”评选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和行业品牌。二是加强日常监管。通过采取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检查、错时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网吧市场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规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先后开展了7项针对网吧市场的治理整顿活动,共检查网吧经营场所2.48万家次,实现对网吧市场巡查的全覆盖。查处网吧违规案件282件(其中违规接纳未成年人26家次)。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经营行为及黑网吧的群众举报数量锐减,经营秩序总体上呈良好发展态势。

五、加大治理打击力度,着力整治卫星电视及网络传播秩序

一是坚决治理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拉网式”排查、动员非法用户自行拆除、联合执法强制拆除等方法,严厉打击了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入户下发整改通知书3950余份,动员群众自行拆除非法卫星4500余户,联合执法强制拆除3650余户。查处非法销售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店铺和摊点158个,查扣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2480套(台),移交工商部门处理 69起,打掉非法安装卫星电视团伙52个。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无小耳朵”小区活动,在市内四区创建“无小耳朵”小区8个。二是坚决查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30余家网站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等情况进行了逐一排查。屏蔽了8家网站从事的经营范围以外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并要求存在问题的12家网站进行限期整改,对青岛酷优、淘视界网站违规传播视听节目问题进行了查处,维护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良好秩序。

六、延伸执法时间空间,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监管

不断强化对重点文化市场区域的管理,注重在执法时间和区域上打破常规,实行“三延伸”,即日常检查由8个小时向全天候延伸,5天工作日向双休日、节假日延伸,由市区检查向城郊、乡镇延伸,有效地挤压了有害文化产品的生存时间和空间。对旅游景点周边、外宾下榻的宾馆饭店、星级酒店、飞机场、火车站、轮渡码头、电子信息城、昌乐路文化市场及周边区域、高速公路休息站内出版物销售摊点等重点部位实施重点监控,对发现的问题、苗头,迅速进行处理,坚决打击非法销售淫秽色情、侵权盗版图书、音像制品、电脑光盘行为。将中小学校周边网吧市场作为重点整治的区域,开展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了安全、文明、健康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会同公安、工商部门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早、夜市及人流密集地方进行反复清查,对存在销售非法书刊和贩卖盗版、淫秽光盘的摊点予以查缴和取缔,清理取缔无证摊点265个,并多次回访核查,确保问题部位不出现反弹。

七、全面加强文化领域监管执法,努力建设文化环保城市

牢固树立“大文化”、“大市场”、“大执法”的观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文化执法“1711”基本工作思路,即围绕建设全省乃至全国文化环保城市这个中心,实施阳光网吧、文明娱乐、高雅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出版物市场净化、正版普及和健康影视等7大工程,突出抓好封堵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治理打击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打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及各类非法广告,查处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超时经营,规范演艺、娱乐场所,规范美术品、艺术品市场,打击非法挖掘、盗窃、贩卖、破坏文物,治理非法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治理查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违法违规视频视听及广告,清理整治“黑网吧”、“黑印刷(复制)”、“黑出版(发行)”、“黑娱乐场所”等11项重点工作,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经过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我市文化市场总体呈现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网吧、出版物市场、游戏娱乐场所等领域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仍时有发生;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文化执法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文化执法技术装备亟待加强,执法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综合执法管理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理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下步,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自觉地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文化领域监管执法工作,确保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努力为打造“文化青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标识:市文化市场执法局 工作报告 三民活动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