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是政府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市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工作的职能部门。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质监局围绕“一切为了质量”这条主线,以服务经济为中心,以服务民生为主题,以服务稳定为重点,以提升能力为关键,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服务经济为中心,认真做好质量管理、标准化和节能降耗三项工作
突出“服务经济,促进发展”这一宗旨,发挥职能,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召开全市质量大会表彰奖励了新创知名品牌企业,奖励资金2410万元,全市企业质量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力提升。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名牌创建指导帮扶,推荐12家企业(个人)申报省长质量奖,52家企业的57个产品入选山东名牌预选名单,18家企业的18个服务品牌入选山东服务名牌预选名单,位居全省第一。发布了《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深入分析我市产品质量状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强化实验室监督管理,对全市186家实验室全部建立了信息档案,对31家实验室进行了资质认定监督评审,保证了实验室向社会提供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
二是做好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对73家企业的183个标准化项目奖励资金600万元,调动了全市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全市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10项,采标30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家,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家。成立了青岛市环保检测产品企业标准联盟,上报企业联盟标准制定计划3项。积极参与争创国家标准化旅游试点城市,指导50家旅游服务业单位参与试点建设,组织制定旅游业地方标准2项。
三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成立了18个能源计量服务小分队,对全市年耗能五千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对口开展计量服务。对青岛石化公司等63家用能单位进行了能源计量服务和技术咨询,对青岛高科热力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促进了节能降耗。在全市3000余台在用锅炉中推广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试点经验,锅炉热效率平均提高10%左右,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万余吨。
二、以服务民生为主题,深入落实计量监督、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三项措施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做好服务民生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计量监督。针对群众反映的短斤少两问题,对全市113家集贸市场的秤具全部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问题秤36台。对350家企业的1200批次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计量抽检,合格率90%。在全市按规定应加装防作弊装置的679台加油机上全部加装了防作弊装置。联合交通部门开展了出租车计价器执法检查,查处出租车安装“跑得快”案件2起。
二是加强质量监督。加强对农资、建材等群众反应问题强烈产品的监督,对1106家企业的1330批次产品制订抽查计划,同比增加246批次,合格率94.9%,同比提高5.4%。对250家企业的359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检验,合格率98.61%。开展了验配眼镜产品专项整治,查处无证生产企业54家。
三是加强执法打假。在做好上级部署的专项检查的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大桶水、白酒等专项执法活动9次。1-10月,查处违法案件513起,涉案金额2064万元,受理12365举报投诉358件、质量申诉93件,为有关企业、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35万元。
三、以服务稳定为重点,不断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
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为重点,积极服务社会稳定大局。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在全市和各区市分别召开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现场会,与会企业420余家,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的提升。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审核换发生产许可证345张。对747家食品生产企业的1307批次产品实施了监督抽查,合格率97.02%。加大食品企业执法检查力度,查处违法案件102起,移交司法机关1起,吊销违法企业生产许可证2家,关停违法食品加工点8个。
二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了液氨压力容器等5项专项整治,查处严重隐患特种设备398台,并全部整改。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5669台,同比增加58.2%。加强督察、预警,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保持在96%以上。起草了《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政府规章,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青岛日报》刊登了《2009年青岛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关于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法履行安全义务的通告》,在青岛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片,营造了特种设备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以提升能力为关键,深入抓好队伍、技术、制度、文化“四项建设”
以质监系统的正规化、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深化队伍、技术、制度、文化“四项建设”。
一是深化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充实了稽查力量;通过公开招聘高学历人才,优化了检验检测队伍结构;通过公开竞争上岗,配齐配强了基层班子。
二是深化技术建设。电子电器安全等三个国家中心一次性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一期工程建成使用,二期已经立项;基层单位资质认定检验项目从去年的398项增加到859项;争取了食品有害物质、皮革及制鞋产品两个省质检中心;夺得了全省质监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团体总分第一。
三是深化制度建设。开展了“明确职责,打造流程”基层督查机关活动;继续深化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对有自由裁量权的516项处罚权按五个档次细化、量化,克服了行政处罚的随意性。
四是深化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一切为了质量”、“爱心、用心、细心、责任心”、“保障安全靠得住、提供服务信得过”的质监品牌、精神、目标的内涵,不断凝心聚力,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质监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产品质量水平还不稳定、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仍需提高、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等,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强化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健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大质量意识、质量行为的宣传、推广、普及力度,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标识:市质监局 工作报告 三民活动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