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中央省市委关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认真践行“亲民躬政、播撒爱心”服务理念,重点围绕提高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认认真真提出对策,诚心诚意为广大市民做了一些实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退役士兵城乡一体化安置、城乡社区建设、婚礼式颁证服务等数十项工作成果和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福利彩票销售迎难而上,销量超15亿元,连续第十一年保持同类城市第一。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重大任务中发挥职能作用
全力做好支援玉树和舟曲救灾工作。特别是面对“4.14”玉树地震,市民政局于4月15日凌晨第一时间向灾区紧急空运15万元食品,而后迅速组织全市人民捐款达 6735万多元,其中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接收2520万元,市红十字会接收4215多万元,占到了全省捐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青岛人民的爱心。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举全局之力,以全市双拥系统为主力,积极协调党政军各方,动员全市人民参与,全面做好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精心指导全市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全市544家社会组织、5000多名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国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二、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针对解决农村居民的临时困难,研究制定了农村临时救助制度,新的《青岛市城乡居民临时困难救助制度》即将出台;建立了网格化联系困难群众制度,实现了工作人员与困难群众的全方位接触。
医疗和教育等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开展扩大救助病种、取消起付线、实行“一站式”结算工作,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治病难”和减少“因病致困”问题。全年用福彩公益金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医疗和教育等救助2279.8万元,是去年的2.5倍,其中资助379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支出资金75.8万元。
继续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为7.3万户12.7万人发放低保资金2.6亿元,同比提高4%;四次启动物价上涨与低保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向低保家庭发放生活补贴600万元。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取得新进步。出台了我市历史上第一个《青岛市农村五保供养办法》,为农村五保老人享受优质服务奠定了基础。发放农村五保生活补助金1337.8万元,全市8334名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高于全省标准10个百分点。我市三个单位和个人被表彰为全国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和个人。
应急救灾工作扎实有效。出台《青岛市民政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细则》,全面规范了应急救灾工作。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我市有7个社区申报了“全国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
三、城乡统筹、适度普惠,全心全意为广大老年人谋福祉
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总体水平又有新提升。
推动居家养老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所有区市均已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或试点工作。目前,共计为1.2万多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其中为5358名困难老年人提供了服务补贴。这一工作已使1533名养老服务人员实现了就业。
发展社区养老。推广自助式养老新模式,目前全市有养老互助点1608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达328个,比去年增加50%。
抓好机构养老。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资金4亿元,新建养老床位4161张。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131家,床位1.5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9.8张。
发放体检补助。投入福彩公益金3000多万元,继续为20多万80岁以上老人发放体检补助。
开展“关爱父母家家行”活动。着眼于动员每个家庭的子女们承担起为父母养老服务的责任,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关爱父母家家行”活动,弘扬了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齐抓共管、强化服务,不断提升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指导各区市建立了和谐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社区共建共享机制,以及社区工作准入机制,在社区层面理顺了政府部门与居委会、社会组织的工作关系。
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市内四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标率由去年的88%提高到100%,市财政兑现资金8080万元。70%的农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我市七个区市步入全国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管理工作先进行列,88个区(市)、街(镇)、居(村)在今年全省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为民服务进一步完善。建立街道、居委会“二级联动”服务机制,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和十项服务承诺制,引导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在便民服务、居民自治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继续开展“一社区一品牌”创建活动,力求城乡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周到、便捷的服务,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五、关爱功臣、排忧解难,全力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规范优抚补助金发放。统一规范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发放工作,彻底解决了个别街(镇)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欠规范甚至拖欠等问题。
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调整提高了全市3.2万名优抚对象优抚补助标准;提高了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为每年城市6000元、农村6000元以上。
爱心献功臣。迁移散葬烈士墓405座,全部完成2682座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工作,使烈士英魂得以安息,烈士亲属得以安慰。
退役士兵一体化安置。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城乡一体化”安置进程,将农村待安置退役士兵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提高了城乡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经费,实现了由“城乡有别”向“城乡一体、扶持就业”的转变。表彰全市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退役士兵先进典型37人。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公开、公平、公正地安置安置退役士兵3604人,安置率100%,自谋职业率86%,发放自谋职业金690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1004万元。
六、改革创新、利民惠民,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青岛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强化了党委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创新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
倡导婚俗新风。大力推进“婚礼式颁证服务”, 将婚姻注册登记与举办仪式合二为一,倡导节俭、文明的婚俗新风,减轻了困难家庭经济负担,已有近千对新人享受到此项服务。
深化殡葬改革。为城乡低保、五保户和优抚对象免除了基本丧葬费,在全市正式实施了免费海葬工作。
这些成绩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民政局党委和广大干部职工对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市民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深知,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民政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现代化工作手段比较薄弱;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不足;有些环节抓的还不够扎实,工作中还有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巩固拓展年”活动为抓手,抓班子带队伍,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大力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和优抚工作水平,努力让广大市民享受更多实惠。
一是发挥民政职能,积极做好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筑牢社会发展的“安全网”。
三是推进重点民生项目改造,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城乡和谐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五是深化殡葬服务改革,着力推进绿色殡葬服务,大力推行免费海葬,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标识:民政局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5
时间:20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