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6 16:05:34 来源:QTV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是去年年底根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的,主要职能是以促进就业、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管理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今年来,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就业、社会保障、人才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年初确定的16项目标全部完成。

一、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

不断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和工作体系,始终保持了稳定的就业形势。一是就业总量持续增加。1-10月(以下数据均截止到10月底),全市新增就业56.6万人。其中,本市新增城乡就业33.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20万人的169.5%,同比增长11.06%;外省市22.7万人在青实现就业,同比增长41%。目前实有失业人员6.52万,城镇登记失业率3.07%,低于4%年度控制目标0.93个百分点。二是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争创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共扶持创业1.87万人,带动就业5.49万人。新建了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和30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构建起“一中心、多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格局。人民日报内参报道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经验。三是技能素质明显提高。认定了33个促进就业培训基地、7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47万人。四是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建立困难群体动态分类管理机制,搭建面向基层的联动服务就业平台,为6802名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了专门台帐,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实现就业6022人,就业率93.9%。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坚持把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民生工作重点,社会保障享受范围和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量创历史新高。企业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达到168.1万、171.5万,同比分别增长6.5%、6.2%。基金征缴129.1亿元,完成120亿年度目标的107.6%,同比增长22%。二是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45万名企业退休(职)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75元,同比增长12.6%,年增加支出9.5亿元。将新农保政策扩大到了城镇未参保居民,25.6万人享受养老待遇3.1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额提高到人均120元,住院和门诊大病报销比例均提高10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3万元,参保职工每个医疗年度最高报销额度达到35万元。三是积极为企业减负。继续落实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等规定,全年为企业减负3.42亿元。四是切实解决社保遗留问题。在不突破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研究解决了国有和集体企业中部分“老工伤”不能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未参加社保的原固定工按现行政策不能办理退休等历史遗留问题,惠及20多万群众。五是创新手段强化基金监管。建立社保基金结算与“财税库行系统”直接联网模式,提高了资金流转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实行五险统一稽核,开展了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和联合稽核,增收社保基金9000万元。

三、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积极做好人才智力服务工作

坚持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以高层次人才积聚提升青岛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突出抓好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新引进驻青院士1名、急需高层次人才25名。实施“222”引才工程、“300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引进本科以上人才26119人。举办了“2010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签署合作协议55个,确认落户人才项目29个。二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出台了博士后科研经费资助政策,发放科研资助经费35万元。今年新增博士后工作站8个,是我市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被批准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在市立医院设站填补了事业单位博士后工作站的空白。新设专家工作站17个,入站专家169人,成果项目转化57项。目前全市共有博士后站49个,在站博士后210余人,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0项。三是强化人事考试诚信建设。组织完成了75项、162846人次的专业和执业资格考试工作,查处了假证件、替考、违纪等行为346起,净化了考试环境。四是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启动了第十一届职业技能大赛,100多家企业、107个参加竞赛,通过大赛选拔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今年新增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7331人,其中省市首席技师23人、突出贡献技师4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22.2%,比去年末提高4个百分点。

四、稳步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协调有序运转。一是严格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617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314人。组织近4万名公务员参加了核心能力培训。市级行政机关公务员辞退4人,辞职13人,纪律惩戒16人。二是严格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管理。出台了为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政策,在制度上解决了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落实难问题。三是扎实做好军转干部工作。圆满完成了696名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

五、扎实做好劳动保障维权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坚持以调为主、超前预防,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七区由每月760元调整为920元、五市由每月620元调整为760元。二是强化执法监察。全市两级劳动监察机构检查用人单位11702户,立案查处5498起。三是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对295件案件进行案前调解,调解成功197件,占66.8%。全市两级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立案8122件,按期结案率99%。四是建立信访矛盾化解常态机制。针对“12333”劳动维权热线和网络“在线问政”反映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相邻可比原则,借鉴判例法模式,从源头上研究调整相关政策,使信访矛盾解决机制常态化,信访量同比下降9%。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促进就业工作的供求矛盾、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社保的替代率仍然比较高,人才工作的一些政策性瓶颈问题需要突破,等等。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继续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职责,落实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是积极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全年实现本市城乡新增就业30万人,其中本市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扶持自主创业2万人,组织创业培训5000人。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85%以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水平。在全市农村全面铺开新型养老保险。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年企业社保基金征缴总量计划达到140亿元以上,五项保险扩面各净增6万人以上,征缴率达到96%。三是大力做好人才工作。以促进形成高端人才集群为引领,建立经济社会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需求评估预测和政策倾斜制度。调整人才政策,探索建设“人才特区”。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设站力度,进一步发挥好高层次专家作用。加快建设“蓝领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万名技师培养计划、“金蓝领”培训计划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四是不断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和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建立公务员培训项目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探索完善公务员任用、惩戒、分类管理、轮岗交流等办法。强化人员聘用、岗位管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考核等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五是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为抓手,进一步减少劳资纠纷。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最低工资制度,适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加大工资分配执法力度,重点检查企业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不支付加班工资等行为。

标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民活动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