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0工作报告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2-26 16:08:08 来源:QTV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今年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主要担负着促进全市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和版权事业的发展及管理职能。

一、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有:

——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96%的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博物馆28个,其中国家级博物馆7个。全市43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茅。4处图书馆被评为“全省读者喜爱的图书馆”,在全省名列第一。

——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6个,总投资185亿元。2010年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项目55个,计划投资额471.67亿元。2009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6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5%,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预计今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突破425亿元,同比增长15%。

——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中国(青岛)国际印刷包装技术设备展览会。圆满完成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筹备和接待工作。

——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在全国“群星奖”评选中,我市获4项大奖,获奖数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话剧《向前向前》被评为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第一名。在全省“星光奖”评选中,我市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四大门类的20件作品获奖,全省第一。在全省曲艺汇演中,我市快板等10件作品获奖。全年我市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300多项。

——博物馆城建设平稳推进。建成、开放三座博物馆。分别是骆驼祥子博物馆、邮电博物馆和不其文化陈列馆。全市博物馆、纪念馆达到46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我局先后获得国务院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授予的“突出贡献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山东省曲艺汇演组织工作奖等,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工作创新奖”。

今年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青岛大剧院竣工,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大剧院运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模式,制定了青岛大剧院责任目标管理办法。目前大剧院正处于试运营阶段,试运营期间将举办10场演出。2011年1月1日,将正式投入使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顺利,基本实现“通借通还”。举办“欢乐青岛大舞台”惠民演出,发放首批文化惠民演出票3万张。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5万场,观众1449万人次。全民读书月活动参与人次超过200万。新建农家书屋1000处,编辑、出版、发行适农图书25万册,送到3440处农家书屋。争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农村和基层文化扶持资金1400万元。

今年共组织群众文化活动1万多项。举办的群众文艺创作汇演、广场周周演、文化大讲堂、市民小剧场以及社区、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节,大大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活力,文艺精品创作演出呈现繁荣景象。新组建了市歌舞剧院、市话剧院、市京剧院有限公司,文艺院团全部转企挂牌。话剧院有限公司成功推出《武林外传》《蚁族》,并与德国帕德博恩市合作编创《龙牙》,话剧院有限公司和京剧院有限公司组织《向前向前》和《生死峡谷》赴上海演出92场,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组织邓丽君金曲全省巡演演唱会,排演民俗风情地方戏《劈柴院传奇》。歌舞剧院改制以来,演出收入和营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5%。截止目前,市直各院团已演出702场,演出收入690万元,演出场次、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8%。情景歌舞《蔚蓝青岛》、《蓝色畅想》等文化演艺项目,成为文化旅游的亮点。

(三)打造“音乐之岛”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美誉度。举办了2010青岛音乐节、国际音乐大师班和青岛交响乐团音乐季,邀请一批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和演奏家来青授课演出。音乐节历时两个半月,20个演出团体2000余人参加演出,现场观众近3万人。交响乐团音乐季推出46套大型交响音乐会、6套室内音乐会以及54次音乐欣赏知识讲座等活动。交响乐团的“乐动世博”演出,展现了“音乐之岛”的魅力。

(四)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加强与担保中心和银行合作,完成贷款担保业务8笔,担保总额2000万元;银行贷款余额24.04亿元,同比增长28.1%。文化招商实现重大突破。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凤凰岛演艺中心、海上嘉年华、台湾宏广动漫等一大批投资过50亿的项目相继签约、开工建设,环湾文化产业带已初具规模。成立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影视产业得到较快发展。5家影视制作机构制作电视动画片10部,电视剧2部。新增影院2家,全市已有影院38家、银幕92块,全市电影票房收入7800万元,全年预计9000万元,增速连续三年超过25%。

(五)遗产保护成效明显,博物馆魅力初现。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共登记文物点1715处,各区市普查验收全部获“优秀”等次。共采集11731件珍贵文物的数据、并对63909件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完成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青岛。前三季度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人数达330万人次,同比增长8%。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讲座和传习活动组织宗家庄木板年画、泊里红席等25个项目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通过投影、实物、表演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吸引观众30多万人次。展会期间累计成交12.5万元,多项参展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全市文化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文化创新和文化惠民为主题,以“文馨益民”为机关服务品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依法做好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和印刷发行等各门类文化行政许可和行业管理,严格落实文化市场行政许可公示制度,通过媒体公示193家新办或变更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全年办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248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高度重视“行风在线”、“民生在线”活动,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上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文化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二是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四是版权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五项措施更好地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一是实施演出剧场的改扩建,满足市民观看演出的需求。二是规划建设市文化中心。三是制定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办法,推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四是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五是建立完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版权宣传广度和深度。

标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三民活动

相关内容

本周热点新闻TOP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