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市老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各涉老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老龄工作各项年度工作目标圆满完成,老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积极履行协调职能,努力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
我市老龄化发展日益严峻,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我办积极履行“综合协调、参谋助手”职责,广泛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大老龄工作格局的不断形成。市四大班子及各级领导对老龄工作日益关注和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座谈会,提出了老龄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人大常委会对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议,人大领导亲自带队对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对全市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和养老机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对加快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设施建设进行广泛协调;12区市党政领导、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广泛参与,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二、突出工作重点,推进老龄事业加快发展
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我们狠抓规划的制订和落实。
一是全力推动“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的全面落实,结合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和敬老模范区市评选,制订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年底将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二是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老龄工作新形势,制定了《青岛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加快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三是进行了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争取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青岛市全国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青岛市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性指标体系(试行)》和《青岛市老年友好城市评价性指标体系(试行)》,并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了部署, 对67家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任务分解,推动试点工作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
四是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完成立项前各项准备工作,政府召开了中心建设项目专题会,在分管领导带队先后六次现场踏勘,八次召开协调会议及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四方区北岭山南昌路门区为市老年活动中心选址。目前,概念性设计方案及立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
五是继续推动各区市及基层老年设施建设,5个区、市已经完成老年活动中心的新建或改建,3区市新的老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其中城阳、市北、崂山活动中心建设规模均超过1万平米,“十一五”末,老年文化活动场所有了突破性发展,文化养老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继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老龄意识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和越来越多的老龄问题,我办始终把老龄宣传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针对紧迫感、严峻性和社会责任等共识不足等重点问题,组织力量,加大投入,搭建立体化宣传平台。继续联合中国新闻社连续第三年编发《中国新闻》全国两会特刊“青岛市应对人口老龄化专辑三”,向全国两会呼吁对老龄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在人民网青岛视窗首页显眼位置开辟了“七彩华龄”专页新的宣传窗口;继续利用电台“牵挂”节目、电视台《七彩华龄》等栏目和报刊、网络、室外广告、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加大老龄宣传;结合老龄事业发展实际,在《七彩华龄》栏目开辟“聚焦老龄产业——系列访谈”节目,邀请十多位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领导和关注老龄产业的专家走进直播间,与老年人一起探讨老龄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广泛动员各区市、各有关单位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扩大老龄社会宣传;连续第五年协调三大通讯公司发送节日敬老信息600多万条,营造了浓浓的社会敬老氛围;开展了第四届老龄宣传好新闻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媒体记者和老龄部门对老龄宣传的热情和积极性,老龄共识在我市进一步形成。
四、强化“主动维权”,全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我们提出“主动维权”的新理念,目的在于减少老年人权益受侵害事件发生,实现老年维权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推动和谐共享目标的实现,联合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开展了老年人乘车出行抽样调查,为加快《青岛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修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牵头有关部门年内两次对涉老优待服务窗口单位进行检查,促使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连续第四年开展维权月活动,联合市消保委首次开展了老年人消费维权问卷调查,通过媒体公开发布调查结果,提醒老年人注意消费陷阱,帮老年人维护消费权益;市老年维权中心助老平台受理老年人来访、来电962人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举办了老年维权工作培训班,进行老年维权工作全面培训,帮助涉老部门和基层老龄干部提高做好老年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电台《牵挂》栏目开辟了老年维权每周一讲专题,广泛普及老年法律知识;争取市财政为全市百岁老人增加了长寿补贴,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
五、深化精神关爱,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搭建平台
我办始终把推动积极健康老龄化理念作为工作重点,把精神关爱与物质供养视为社会保障两大重要支柱看待,把发展老年文化事业,倡导文化养老视为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战略举措,不断强化精神关爱的动力。为动员全社会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视,我办抓住今年全国开展第一个敬老月活动的机会,精心策划安排了全市城乡100多项老年文体活动;结合老人节举办了第四届“七彩华龄”文化艺术节,千余场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丰富了节日生活,展示了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引领老年人新的生活方式,联合中信银行建立了老年理财培训中心,开展了为期四个多月的“七彩华龄卡杯”中老年时尚之星电视大赛,吸引了1万多名老年人参与登台;联合有关部门首次在我市举办了第七届“七彩华龄”全国健身交谊舞大赛,各省市近千名中老年人参加,创造了多个历史新高;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依托老年学学会成立老年人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连续第五年开展了第十次“牵挂你的人是我”中老年人相亲会,吸引了数千中老年人参加;继续开展“银屏惠老”活动,为城乡贫困老年人捐赠彩电;举办了第四届老年人才交流洽谈会,为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在全市招募并建立了“七彩华龄”旅游景点讲解员队伍;老年文艺团队完成社区大舞台100多场演出,以“七彩华龄”志愿团为代表的老年志愿者为“创城”工作做出了新贡献;10多个老年社团组织工作日益活跃,老年先进人物不断涌现,文体活动在全国、全省屡获大奖。老年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要,而且为我市营造了欢乐、安定、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六、开拓创新,推动老龄产业加快发展
为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在去年成立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的基础上,今年又成立了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为推动老龄产业发展,联合全国有关单位在我市召开了全国首次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与就业协作研讨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与中信银行联合创办了国内首家“七彩华龄”理财培训中心,推出了国内首张老年人专属借记卡“七彩华龄卡”,运行半年多,发卡1.5万张,管理资金15亿,荣获“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奖十佳;支持企业推出了首家“阳光华龄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网络平台项目,开创了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养老新模式;老年旅游实现新突破,已运行15年之久的“夕阳红”旅游专列更名为“七彩华龄”旅游专列,满载社会各界对公益老人的奖赏于九月首发启程,老年旅游渐入佳境,社会力量投资老龄产业呈现新局面。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相比还有若干差距,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对日益严峻而复杂的老龄化挑战,我们的应对能力尚显不足,老龄共识亟需加强;二是解决重点老年人群的需求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城乡数十万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城乡贫困老年人养老问题、城乡老年人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老龄产业发展亟需突破,对老龄产业重视不够、研究不深、产业规划跟不上、政策扶持力度匮乏;四是老龄工作机构和体制与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工作的规范化尚需加强和改进。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依据老龄化发展形势和老年人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以“十二五”规划为总抓手,以老年友好城市试点为突破口,加大惠老政策出台力度,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加快城乡老年设施建设,加大精神关爱力度,强化老年维权工作,保障老年人共享权益,提升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标识:老龄办 三民活动
时间:2010-12-26
时间:2010-12-26
时间:2010-12-26
时间:20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