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时刻    |     历史瞬间     |     城市记忆    |    最美青岛
120年前,清政府在胶州湾设防。从此,青岛口畔的这片土地实现了命运流转,逐渐演化成中国万里海湾线上最炫目的一颗翡翠。风雨沧桑两甲子,青岛的发展史,是从小渔村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青岛的心灵嬗变史,是中国近现代史悲欣交集的一个缩影。一座座老建筑,还原着历史的语境;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曾经的荣辱;一桩桩大事件,丈量着前行的脚步。走过来时路,今天,这座城,带着欧陆的优雅,带着历史的刻度,自信从容地款款前行......

 
更多>>
青岛建置120周年大事记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批准在胶澳设防。次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驻防胶澳,在前海设立总兵衙门。

   1892年,青岛前海铁码头(即今日栈桥)始建,供海军停泊舢板,运卸货物。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军队借口巨野教案,武装占领胶州湾。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4月,青岛港口建设开始,1904年青岛小港工程竣工。1898年9月2日,德国宣布胶澳为自由港,向世界各国开放。

   1898年9月,青岛第一份建设规划图公布。

   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澳租借地的市区为青岛。

  1899年4月17日,中德签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规定在青岛设立中国海关——胶海关,实行货物运入胶澳免税,出口或运入内地征税........

[青岛建置120周年大事记]
 
1

青岛时刻之1《胶澳设防 1891》

一个港湾衍生一座城市,这是历史的必然;而一些人,一个个瞬间,左右着历史的进程,又似乎是一种宿命。 这座滨海的标志性建筑----栈桥,就是青岛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1891年6月14日,清朝内阁颁发光绪皇帝御批的上谕,批准胶州湾设防,青岛建置由此发端,这个半农半渔的小村庄开始了全新的前行轨迹。【详细】


1

青岛时刻之2《海上风雨 1897》

每年的11月14日,对青岛来说,曾是一段屈辱又五味杂陈的历史。 1897年的11月13日清晨,小青岛身后的东南海面上,浮现出了三个朦胧的黑影。他们慢慢升起炮口,对准海岸。—— 1897年的11月14日,驻防青岛的总兵章高元走了,德国人迪特里希来了,一座现代意义的城市由此开始。【详细】


青岛时刻之3《还我青岛 1919》

1914年德日两个新兴的帝国,在青岛展开争斗,日本赢了。它对中国的觊觎贪婪,集中体现在《二十一条》里。青岛再被割让,中国又遭欺凌! 1922年,青岛回归了,尽管附加了很多屈辱的条件,但毕竟重新回到中国人自己的怀抱。【详细】


 
更多>>
青岛老掌故   更多>>
百年老字号谦祥益
青岛谦祥益商厦创建于1911年,是章丘旧军孟家祥字号企业和青岛老字号绸布业商店之一,位于北京路9号。孟家先后在周村、郑州、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若干总号、分号近20处。1955年谦祥益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成为国营企业。“文革”期间老字号招牌被砸,更名为青岛东风绸布商店。1985年恢复原店名,这座百年历史的老楼...【详细】

常州路欧人监狱
常州路欧人监狱,是青岛殖民史和城市开拓史上可以作为标志记忆的文化遗存之一。100多年间,它见证了种族隔离,也见证了这种隔离的最终消亡。与此同时,它也为新的公平和公正的城市文明,奠定了基础。在不停止的司法文化冲突和调和中,城市成长起来.【详细】
1898•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
1898年3月6日,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包括南北两岸陆域面积551.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76.5平方公里的土地租与德国,租期99年。将胶 州湾海岸线以外100华里的陆地划为中立区,德国军队有自由通过权。主权虽属中国,但中国颁布法令、派驻军队等重要事宜,必须得到德国的许可。获准在山东修建由青岛经潍县、博山和经沂州、莱芜到济南的两条铁路,并在铁路沿线30公里享有开矿权;山东开办各项事业德国具有优先权。青岛由此沦为德国殖民地。【详细】
1899•胶济铁路动工修建
1899年9月9日,胶济铁路开始动工兴建,德国亨利亲王在青岛主持开工典礼。1901年元旦,通车至胶州,1902年6月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至青州,1904年6月1日至济南。济铁路全长395.2公,总投资5290万马克。作为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它曾寄托了德意志帝国大肆掠取的野心,也洒满了中国民众的汗水与鲜血,同时在客观上改变了山东的经济、交通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在 过去的百年中,这条铁路见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也承载着青岛、山东乃至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荣辱与沉浮、苦难与抗争、振兴与发展。【详细】

1897•德国军队占领胶州湾

1892•青岛栈桥开始建设

1891•清政府批准在胶澳设防

 
更多>>

92岁郭千里:见证青岛解放 曾被主席接见

至今,一位92岁的老人还清楚记得青岛解放的日子,以及那天怀着如何激动的心情时不时地关注窗外,等待解放军进城的时刻。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从此青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年弥漫在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却需要我们永远铭记。记者采访了亲历青岛解放的普通市民 ,回望曾经的壮烈与激动。 【详细】


老工人林学德:骑着“大金鹿”媳妇驮回家

在青岛的工业发展史上,曾有一抹色彩一直深深印在老青岛人的心中,那就是“青岛造”自行车。“自行车跟青岛缘分深啊,大金鹿曾是青岛的骄傲。”伴随着一声感叹,74岁的老工人林学德将记者带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 【详细】


60岁曲秀英:过去有吗吃吗现在吃吗有吗

曲秀英老人从小在青岛长大,对于“吃”的变化深有体会。一提到吃,曲秀英老人第一个想起的是棒子面,“过去早上吃棒子面做的糊糊,中午用棒子面做窝窝头,现在这就叫做粗粮了,报纸上说要多吃这个,说是有营养,那时候这些都是日常的干粮,我们住在大杂院里的,偶尔才能吃上白面和大米饭,不过那时候大多海货很便宜,我们... 【详细】

锦绣青岛   更多>>
空中看胶州湾大桥
【详细】

十佳宜居城市青岛居首
这是一座美丽又安宁的城市,在“2011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青岛排名首位。在2011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中,青岛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三位。【详细】
更多>>

感动瞬间——志愿者送温暖

漫步人生

城阳奥林匹克公园

驭鲸人

端午节 邻居们一起包粽子唠

创城志愿者活动纪实

北岭山的山前十年山后十年

青岛夜景

海云庵的这几十年

今夜你会不会来

月光下的钻石

灯火辉煌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