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市依托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牢牢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带动力强的蓝色经济产业,提高全市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转型发展。系列报道《辉煌十一五》今天播出“蓝色经济区: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
入冬以来,占地3300多亩的四方欢乐滨海城项目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火热繁忙的景象,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目前园区内三横四纵主干道路已基本成型,内河、园林绿化等景观工程建设已经启动,预计到今年年底,配套管网和市政工程也将全面启动。
以欢乐滨海城建设为契机,四方滨海区域的老工业岸线,功能定位将调整为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旅游岸线,从而形成胶州湾东岸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与董家口港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和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共同组成了我市发展蓝色经济的五个功能带动区。同时,海湾大桥、海底隧道项目、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我市以环胶州湾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的蓝色经济带已经勾连成形。
依托五大功能区支撑,一批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和园区加快推进,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竣工投产,前湾港区新增6个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等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海洋经济带来了多元化的要素。
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海洋科技研发投入,2009年,全市海洋科技项目研发投入达到105亿元,占全市GDP的2.1%%,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落户,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青岛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
十一五期间,我市蓝色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青岛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标识:《辉煌十一五》 蓝色经济区 新优势
时间:2010-11-24
时间:2010-11-23
时间: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