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小姑娘臧亚楠是一位90后,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今年高考她以优秀的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不过在暑假里,臧亚楠没有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喜悦中,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外出旅游或者参加聚会,而是选择了去打工,自己挣上大学的学费,为父母分忧。今天的《感动在身边》,我们就去认识这位寒门学子臧亚楠。
下午,记者来到莱西望城街道东贤都村,在一排整齐的水泥房中,臧亚楠家的瓦房显得很不协调,简陋的农家小院里,零乱地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在里屋,臧亚楠正在喂父亲吃药。8年前,臧亚楠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身体也不好,父母治病不仅掏空了所有家底,还欠下了4万多元的外债。臧亚楠很懂事,有空就帮着母亲做饭、喂鸡、洗衣服,学校放假了就到地里干农活。在高中读书时,臧亚楠一星期的生活费只有十几块钱。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臧亚楠消沉。高考期间,她没有吃营养品,也没有父母陪考,但还是稳定发挥考出了653分的高分。7月20号,北京科技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送到了臧亚楠家。
但是,喜悦很快被忧愁和无助代替,和通知书一同寄来的还有收费通知,各项费用加起来一年七千多元的数目愁坏了一家三口。臧亚楠知道父母为自己的学费犯愁,于是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她就去村附近的一家服装厂里做临时工,一天熨烫600多件衣服,可以挣到23块钱。这一个半月的打工和加班,臧亚楠拿到了500多元的工钱,但对高昂的学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此时,社会上的一些好心人开始向她伸出援手。现在学费已基本凑齐,这样,臧亚楠向自己的大学梦又前进了一步。
记者采访时提出要到臧亚楠打工的那家制衣厂去看看,但她的母亲有点顾虑,因为那里的环境确实太差,自已还在那里工作,怕以后招来麻烦。苦难是一笔财富,虽然臧亚楠家境不好,但是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没有向困难低头,她不仅用劳动挣了部分学费,也用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昨天,臧亚楠和母亲坐了3个小时的长途车来到青岛,这也是臧亚楠20年来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在“我的大学我的梦”捐赠仪式上,她拿到了一笔资助金,她在感谢岛城爱心人士的同时,也表示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她一定要完成学业,将来回报社会。
标识:感动在身边 臧亚楠 莱西 大学
时间: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