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名师支招—物理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1-04-23 11:10:19 来源:



 

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关注热点和盲点 
  科目:物理 
  学校:西宁十一中 
  教师:高发财,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物理系,中学一级教师,西宁十一中优秀教师,初三物理学科备课组组长。曾获得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教师优秀奖。
  

  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把初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和原理等梳理出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同时,重视如下几点: 
  1.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因为通过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后,我们不难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比如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等。 
  2.纠正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充分利用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基矗如: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理想平面”的假设有些学生不能理解等等。 
  4.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对电学知识,学生往往害怕的是电路部分,尤其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计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则是不注意电路的非正常部分,如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因为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了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电路分析正确了,后面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题才有意义,正确率才能提高。当然,在重视主干知识复习的同时,也要对“了解”类知识复习到位,不要遗漏。 
  5.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例如,实像和虚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等,通过比较和整理建立正确的认识。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及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关注热点和盲点 
  中考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些主干知识仍然是每年中考热点。因此,复习中将以《考试说明》中圈定的知识点为着眼点,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收集和挖掘2007年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核试验)。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⑤关注探究过程(例如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什么)。⑥关注探究过程的思考(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是为了什么?你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纸片间压强大小变化的)。⑦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等)。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的物理知识,并善于与复习课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综合考练提高应试能力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系统复习,不论是知识技能上,还是解题能力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行恰当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掌握一个度和量。 
  这一轮复习的时间不长,是演习模拟、查漏补缺的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不要盲目地大题量训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 
  在这一复习期间,可以将复习中做过的易错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错题档案集,研究错题,寻找漏洞,有目的性地训练,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目的。第一就是要选题(在专题复习时就应该这样做),每年的中考我们都有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在基础方面丢分丢得相当厉害,特别是一些优秀学生,难题他们都做上来了,但是基础的部分丢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第二就是要抓错误题,就像我前面所讲的把容易出错的问题总结出来,最后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这样错误就变成了资源,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不重犯错误。 
  第三就是要会反思,把你的每一道题做一个认真的分析,倒是可以提高很大的成绩。就是每一道题做对了,是怎样找到切口的,怎样答的,答案怎样形成的?要反思;做错了的题更要反思,为什么做错了,为什么切口找不到,是审题问题还是计算问题? 

  激发兴趣和调整心态 
  初三复习阶段学习负担重,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征”。在复习时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力争使自己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最佳学习和复习水平,还应突出良好解题习惯训练。 
  如1.认真审题,规范答卷。(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4)尽力借助物理示意图。 
  2.注意卷面上的不经意丢分,努力做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1)填空题中注意指导语,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2)选择题的填写切忌改来改去,模棱两可。(3)作图中要注意审题,掌握做题分寸,无关的不能多画,相关内容不能漏画,尤其垂直符号不能漏掉。(4)计算题注意g的取值,不能漏写原始公式及计算过程要带单位。

标识:中考 招生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