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于会力”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1-01-17 19:36:14 来源:今日



 

今天《感动在身边》的主人公名叫于秀珍,今年56岁。可更多人知道的却是她的另外一个不是身份证上的名字——于会力。八年多的时间里,它一次次地出现在红十字会的各类捐款活动中、出现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以这个名字捐款的数额累计达到了37万元。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于秀珍与家人刚刚才搬出透风透雨的棚户屋。

这个女孩名叫孙玉静,今年10岁,母亲身有残疾,三年前父亲又患上了胃癌,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个时候,于秀珍出现了,她不仅送来了3000元的治疗费,还给小玉静带来了鼓励,让小玉静学会了坚强和乐观。

这样的善举,于秀珍已经数不清做过多少次了,每到春节前,不管多忙她都会一一去看望他们,送去点年货。她说,因为她知道没钱过年的滋味,知道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一把是多么的重要。

1999年,在儿子当兵走后的第10天,于秀珍与丈夫双双下岗,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强忍着泪水过完年,她决心从头再来。卖水果、卖拖鞋……没有干过的事情一样样地干。看到附近有几家煤场,经常有货车运送货物,曾在工厂做过记账员的于秀珍,又琢磨着在路口设一个电子磅,可一打听需要八万元的费用,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卖掉房子破釜沉舟,但还是有四万元的缺口。这时,来自政府的帮扶和亲戚朋友们的帮助,终于帮她度过了难关。

电子磅建好了,这间临时搭建的棚屋也成了于秀珍和丈夫的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于秀珍心里却一直想着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报。2002年,即墨市开展荒山绿化行动,呼吁市民600元认领一亩地,刚刚“脱贫”的秀珍决定要参与。

这是“于会力”这个名字第一次被使用,接下来,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春雷助学、非典、东南亚海啸、冰雪灾害等等一次次的爱心捐助活动中,500、1000、2000、6000,“于会力”的名字频频出现,人们于是猜测,这个“于会力”究竟是谁?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一次特殊党费,终于揭开了谜底。

“于会力”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于秀珍的电子磅生意其实挣钱不多,但八年多的时间,她却累计捐献了37万元的善款,自己一家却仍然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棚户屋里。即墨供电公司职工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集资三万元,为于秀珍建起了三间新房,而她却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建立了“于会力爱心基金”。

在爱心的感染下,于秀珍的客户、亲戚朋友纷纷加入到会力基金之中。于秀珍说,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给儿子留下什么家产,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理解她,并已经加入到了慈善的行列。

标识:感动在身边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