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的系列报道“感动在身边”。三年前,胶南市民赵庆亮和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但体检时发现赵庆亮转氨酶偏高、有轻度脂肪肝,对方婉言拒绝了他的爱心。如今,因病情加重,又找不到合适的捐献者,对方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通过红十字会寻找赵庆亮,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结局呢?
这是胶南台东花园小区广场。晚上7点多,空旷的广场上仍有一名中年男子在各类器械上不停地锻炼,很快,额头上就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他,就是赵庆亮。
40岁的赵庆亮是胶南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体重170斤,虽说微微有些发福,可也没到非减不可的地步。这般“发狠”减肥是为了什么呢?事情还得从三年前说起,当年3月份,胶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怀霞接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说胶南一位名叫赵庆亮的捐献者,与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通常来说,配型成功者只要查一次体确定没有问题,就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赵庆亮连续查了三次,也没有等到捐献的通知。
转氨酶偏高,很大程度上就是脂肪肝,其实对捐献并没有直接影响,可既然对方不愿意,赵庆亮也接受了这一结果。不成想三年后的今天,求助电话再次响起。
当时王怀霞有点犯难,毕竟三年前人家热情地多次查体、配合捐献,身体条件也适合,仅仅因为脂肪肝偏高就被拒绝了,换了谁心里也不痛快。后来王怀霞得知,患者家属也很难为情,但患者病情越来越严重,生命垂危,又没有合适的捐献者,赵庆亮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京红十字会发出了紧急求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怀霞打通赵庆亮的电话。
对于熟悉赵庆亮的同事们来说,他这么痛快很正常。因为平时赵庆亮就是个热心肠,他从1997年开始献血,累计献血量达到4200毫升,还在1999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多大年龄,但为了以最佳状况来捐献造血干细胞,喜欢热闹的赵庆亮推掉了所有应酬,每天都会拿出一小时来健身。他说,自己要向那名为了给儿子捐肝每天走10公里的“暴走妈妈”学习,即便是临阵磨枪,也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虽然这生命的约定迟到了三年,但是赵庆亮说,自己能理解患者家属希望找到最合适配型者的心理。既然能够和一名素不相识的外地患者配型成功,不管对方是什么情况,都是这辈子的缘分,应该好好珍惜。
标识:感动在身边 赵庆亮 捐献
时间:2010-12-04
时间:2010-12-01
时间:2010-11-30
时间:2010-11-29
时间:2010-11-27
时间: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