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的新闻记者--于海洋


播放次数: 发布时间:2010-11-08 19:40:49 来源:今日



 

今天是第十一个中国记者节,记者这个神圣而又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职业,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在记者队伍中许多都是80后一代,他们正逐 渐成为新闻队伍中挑大梁的主力,而这些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的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艰难险重的采访工作中,能否交上一份让社会和市民满意的答卷 呢?今天的《感动在身边》,就让我们来认识《今日》栏目的一名80后记者--于海洋。

11月6号下午三点半,中超联赛最后一轮青岛中能队对杭州绿城队的保级生死战打响,天泰体育场里跑前跑后的这个小伙子就是《今日》记者于海洋。

下午5点30分比赛结束,小于立刻赶回台里发稿。由于《今日》直播已经开始,下午的采访被安排在《今晚》栏目播出。离《今晚》直播还有三个小时,小于立刻 投入了编辑制作。

晚上9点,中超最后一轮的新闻完成了,交上播出带,小于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接下来,等待于海洋的是广州亚运会的报道,这样的连轴转采访,对他来说已经是 家常便饭了。从奥运会、全运会到省运会,于海洋报道过的大小赛事不下上百场,可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今年年初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

今年2月份,于海洋作为媒体船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20名船员一起,从新加坡启航,驾驶“青岛号”大帆船,踏上了返回母港青岛的航程。和其他正式船员一 样,于海洋每天12个小时在甲板上换帆、压舷、与风浪搏斗,其他时间在船舱里清洁卫生、给船员做饭,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航行的第11天,正好是农历的大年除夕,那天晚上,青岛号驶入了台湾海峡,船员们第一次没有吃用罐头做的西餐,而是做了中餐的大头菜和米饭,台湾的点点灯 光和春节的焰火近在眼前,坐在甲板上的于海洋一阵酸楚。

于海洋的思乡之情并没能持续太久,第二天的大年初一,青岛号遭遇了启航以来最大的风浪。

吃了晕船药贴了耳贴,但面对这样的大风浪,没有任何航海经验的于海洋,最终在卫生间里吐得一塌糊涂。此时英国船长过来看望,却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安慰。

大风浪整整持续了五天,于海洋严重晕船,五天没有吃饭,整个人都虚脱了。到第五天又轮到他上甲板值班时,于海洋实在起不来了,可刚在船舱里躺了一个多小 时,严厉的船长又出现了,要求于海洋马上上甲板,否则就只能睡在地板上,把床让给可以工作的船员休息,为此于海洋与船长发生了争执。

现在于海洋再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船长任由他脆弱下去,那他可能再也站不起来,只能躺着回青岛了。就是这样咬牙坚持,最终青岛号以第三名的本赛季最好成绩在 潮连岛冲线,高兴的于海洋立即给家里打了电话。

2月20日是,农历初八,经过了19天的艰苦航行,青岛号终于返回了母港青岛。

标识:感动在身边 记者节 于海洋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503010 ICP:鲁B2-20071024号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岛网络电视台